智能制造学院(Schoo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始建于2001年,是学校重点建设的院系之一,以“立足潍坊,服务山东,面向全国”为服务定位,培养人工智能时代新工科人才的应用型特色学院。目前全日制在校生4500余人。
专业结构合理,优势资源突出。学院现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车辆工程专业被评为山东省优势特色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校级优势特色专业;《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计算机辅助绘图》、《机械原理》被评为山东省一流课程。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高超。现有教职工254人,其中专任教师224人,具有博士学位70人(含台湾、企业兼职博士21人),副高以上职称116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8人,“双师型”教师15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鸢都学者特聘专家1人,鸢都学者青年专家1人,潍坊工匠1人;同时特聘知名企业工程师参与指导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环境先进,教学成果丰硕。学院积极为广大师生打造教科研平台和实习实训场所,与众多企业开展深入的产学研合作,打造校内外实训基地。现有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农业科技与文化融合基地、山东省半岛机器人工程研究院、山东省农用装备用材料工程高校特色实验室、轻质材料先进制备与成型技术,先进动力系统用热端材料及单晶部件制备两个潍坊市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市级教学科研平台;机电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西安科技大学等4所院校签署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潍柴动力、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其中潍柴现代产业学院立项潍坊市级、山东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研发与分析等领域研究成果丰富,近三年立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基金8项,发表SCI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山东省本科教改项目7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0余项,其他省部级课题40余项,横向经费到账1000余万元。“先进流体密封创新团队”获批山东省青年创新科技发展团队,联合申报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发展奖4项,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培养竞赛意识,提升职业技能。近三年来学生先后在全国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金相大赛、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等竞赛中共获得400余项奖励,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4项,二、三等奖79项,省级一等奖70余项。学院将继续践行“课赛融通”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践行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考研录取率超过30%,部分学生被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985”“211”高校录取。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性强,表现出较强的发展后劲,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加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学院党支部被评为“山东省样板建设党支部”,学院团总支被评为“潍坊市五四红旗团总支”,学院连续多年被学校评为“先进院系”。
智能制造学院将秉承“修身、博学、求索、笃行”的校训,弘扬“创业、敬业、求是、求新”的学校精神,紧密围绕“产教学研赛”五位一体办学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整合校企资源、聚焦智能制造,不断开拓创新,追求卓越,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知识精、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数据截至2024年10月)